事關全體礦產從業者!自然資源部啟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擴大試點
發表時間:2023-3-22 瀏覽次數:202
自然資源部日前正式下發《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擴大試點工作方案》,這標志著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工作駛入快車道。
按照自然資源部2023年重點工作部署,在原試點工作的基礎上,根據新形勢和新要求,自然資源部決定在今年上半年選擇部分。▍^)、部分礦種進行全流程擴大試點。
據了解,此項試點工作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要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通過對擬推行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制度全流程試點,系統考查數據的可獲取性和準確性,驗證調查評估指標的合理性和方法的可行性,探索評估成果應用的實操性和有效性,論證技術要求,總結經驗方法,為建立常態化、科學化、標準化和激勵約束差別化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制度提供實踐支撐。本次試點范圍兼顧資源類別、礦業大。▍^)和區域分布,在原試點的基礎上,確定河北、浙江等10個。▍^)為試點地區,其中河北、山東開展全域試點,浙江、安徽等8個。▍^)在部分縣(市、區)開展試點。試點礦種為煤、鐵、銅、鎢、鉬、金、螢石、石灰巖、鉀鹽、磷等10個,各試點地區應根據本地區資源分布的實際情況,選擇上述礦種2022年度所有在產礦山開展試點。據悉,這次試點工作鼓勵試點。▍^)結合實際,增加試點礦種和試點地區的數量,增強試點效果。
以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系統數據為基礎,以礦山為基本調查單元,從礦業權人勘查開采信息公示系統中獲取試點礦種的開采、選礦、共生、伴生礦產綜合利用情況等基礎數據。主要包括:采出的礦量、消耗的礦產儲量、精礦產量、精礦品位、原礦入選量、入選原礦品位,精礦產品中回收利用的有用組分個數、種類及其利用程度等。
以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共伴生礦產綜合利用率(以下簡稱“三率”)一般指標為評估基準值,采用“標準值”法評估礦山、礦種、行業和地區開采水平、選礦水平、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結合礦種特點、區域資源分布和生產實際等因素,賦予開采水平、選礦水平、共伴生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三項指標不同的權重,進而評估同類礦山、不同礦種、不同行業和不同地區的開發利用水平。
堅持務實管用的要求,抓要害抓典型,根據評估結果確定“先進名單”和“后進名單”,研究礦山企業的政策需求,分類提出可落地的激勵先進、約束落后的措施。
總結擴大試點成果,明確調查評估指標,規范調查評估流程,加強數據質量管控,促進成果應用,制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辦法,為開展全國范圍內調查評估常態化、科學化、標準化提供實踐探索和依據。
為了使試點工作保質保量完成,自然資源部要求堅持行政管理和技術支撐相結合,各試點。▍^)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按照試點工作要求,制訂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落實責任分工,充分依托專業技術隊伍,保障試點工作經費,嚴格按照礦產資源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層層壓實責任,對調查數據的質量和評估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嚴格把控,保證調查數據質量可控,科學合理組織評估,積極試用評估結果,確保高質量完成試點任務。據了解,本次試點工作分準備、實施、總結評估、探索結果應用、總結分析5個階段,在今年6月底前,形成全國試點總結報告,提交《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辦法》(征求意見稿)。
(本文刊登于2023年3月20日《中國礦業報》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