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詳細信息
新聞動態 >
  行業資訊 >

熱點聚焦 | 進入深度調整期,中國鋼鐵行業如何破局?

發表時間:2023-3-29 瀏覽次數:330

一段時期內,在“雙碳”目標以及需求走弱的背景下,中國鋼鐵行業發展逐步進入深度調整期。如何調控供給側生產,從而滿足切實穩增長的新需求?如何繼續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嚴格落實產能置換,嚴禁新增產能,同時兼顧下游行業轉型升級新需求新變化?如何加大創新力度,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不斷提升鋼鐵材料保障能力,確保行業供需始終保持動態平衡?這些成為鋼鐵行業持續關注的熱點。

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指導,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以“鋼鐵低碳新征程,美麗中國新時代”為主題的2023(第十四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近日在京召開,并就上述問題展開討論。


01


多重因素致鋼鐵需求收縮

論壇上,世界鋼鐵協會副總干事鐘紹良在對全球鋼鐵消費趨勢新變化的分析中指出,受俄烏危機和疫情影響,2022年全球鋼鐵需求下降超過2%,預計2023年微幅反彈。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近期發布的《2023年中國鋼鐵需求預測成果》顯示,2023年中國鋼材需求量預計為9.1億噸,同比下降1.1%。
“無論是世界形勢還是中國形勢的變化,各個行業有增有減,但是總體來說,預測今年的鋼鐵消費將同比小幅下降!币苯鸸I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在對2023年下游行業鋼材的需求趨勢預測時指出,房地產行業和鋼材消費需求將難以回到2020年高峰值水平,總體呈下降趨勢!暗档米⒁獾氖,新需求明顯增長,新能源汽車用鋼大幅增長,風光電等新能源用鋼需求持續增長。此外,傳統需求升級,鋼結構行業用鋼需求保持高速增長,造船行業用鋼再次進入上升周期!彼f。
論壇上,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海登從產量規模、供給質量、綠色智造、產業結構等方面肯定了鋼鐵行業的發展成果。同時,他也表示,中國鋼鐵行業還存在資源、能源約束持續趨緊,綠色低碳發展任務艱巨,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面對目前的行業發展情況,他表示,應將全力促進行業平穩發展列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工作,要切實把穩增長擺在至關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掘內需市場潛力,拓展消費新領域,促進鋼材消費升級。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做好生產要素協同和保供穩價,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他還建議,要加大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力度,全面普及高效先進適用的節能環保工藝技術裝備,全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實施以及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氫冶金、低碳冶金工藝技術攻關示范,實施電爐短流程煉鋼高質量發展引領工程,促進廢鋼資源高質高效利用。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表示,要加快創建新發展環境下鋼鐵產能治理新機制,使鋼鐵產能按照市場需求合理釋放。產能治理解決的是供給側問題,但需求側方面同樣值得關注。他介紹,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已經提出啟動以“材料升級和材料替代”為主要工作方向的“鋼鐵應用拓展計劃”,全面加強上下游領域跨產業合作。加快推進以住宅鋼結構為主的推廣應用,擴大高強鋼、耐候鋼在鋼結構建筑領域的應用。統籌推進科技創新“補短板、強基礎、促提升”,讓更高性能的鋼鐵產品獲得更廣泛的使用。推廣應用綠色低碳產品,適應下游綠色低碳消費升級步伐。
駱鐵軍強調,目前,長期制約我國鋼鐵行業生存與發展的資源安全問題仍未解決。去年“基石計劃”國內鐵礦項目開發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下一步,全行業還要繼續抓好國內鐵素資源的供給。強化保障現有礦山正常生產,加快國內鐵礦項目建設,推進有條件的海外鐵礦資源加快開發,促進廢鋼資源循環利用,為電爐鋼有序發展提供原料保障。

02

高質量發展仍需堅持去產能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中國粗鋼產量從2012年的7億噸增長到近年來連續3年超過10億噸。國內鋼材市場占有率超過99%,在22大類鋼材產品中有19類鋼材產品自給率達到100%。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鋼鐵行業累計化解粗鋼產能超1.5億噸,同時全面取締“地條鋼”。
“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鋼鐵行業深入化解過剩產能,并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未來,鋼鐵行業要繼續鞏固‘十三五’以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取締‘地條鋼’的成功經驗,嚴格落實產能置換,嚴禁新增產能! 張海登表示,要繼承鞏固鋼鐵去產能成功經驗,嚴格落實產能置換,嚴禁新增產能,加強行業自律,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長效機制;持續關注下游行業轉型升級新需求新變化,加大創新力度,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不斷提升鋼鐵材料保障能力,確保行業供需始終保持動態平衡。
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表示,當前,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國際格局加速演變,全球經濟增速深度放緩,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增多,但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潛力大、韌性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逐步進入深度調整期,應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乎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一系列重要問題,還應進一步加強研究。例如,鋼鐵需求規模預測,其準確性對于鋼鐵行業發展布局、企業重組、產業升級等工作具有基礎性、關鍵性作用。

03

“減碳”成行業高質量發展重中之重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終身教授毛新平表示,鋼鐵工業作為典型的資源和能源密集型產業,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的主戰場。我國鋼鐵工業推進落實碳中和迫在眉睫,是關乎行業高質量發展、關乎企業生存的重要議題!耙栽偕撹F原料制備高性能材料是我國鋼鐵工業的必然選擇,應盡早布局!贬槍υ偕撹F原料高質化利用問題,他表示,現階段再生鋼鐵原料的高質化利用仍是世界性難題,亟須解決存在殘余元素等主要問題。要在源頭從外形、尺寸、化學成分等方面對廢鋼進行智能分選,在生產環節實施潔凈化冶煉,以無害化連鑄-無害化制備加工技術路徑獲得合格產品;應發揮近終形制造等特殊工藝技術優勢,變害為利,實現殘余元素的高質化利用,研發出系列高性能鋼鐵材料。
針對鋼鐵行業的低碳發展,張海登表示,在推動低碳發展的過程中,將鋼鐵行業納入到全國碳市場也是重要舉措之一,也將成為鋼鐵行業競爭的“新戰場”。
對此,盧春房表示,應深入研究鋼鐵行業經濟效益提升路徑、鋼鐵資源戰略儲備量和廢鋼鐵利用率、鋼鐵行業“雙碳”目標實現路徑以及非金屬材料發展對鋼鐵行業的影響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提出,要高度重視“碳足跡”。他強調,人類生產和消費活動中的碳排放,主要源于化石燃料的直接燃燒和化學變化。能源是源頭,工業是重點。首先應大力調整優化能源結構,要抓住重點排放行業和領域,因業施策、因地制宜、梯次達峰;加強重視并查清碳足跡,直接排放、間接排放、關聯排放一并核算,計算我國重點產品的“碳排放因子”;應盡快建立碳排放、碳足跡的統計監測評價技術體系;應堅持節約優先,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使用;對于各行業已有的一批先進技術,需推廣應用產業化;對于一些尚在研發的前沿技術,要加快科技創新。能耗“雙控”是促進節能減排的有效措施,碳排放“雙控”突出能源結構改善。應健全碳排放市場交易制度,建議盡快使“國家核證的自愿減排量”進場交易(CCER);應改進完善綠色產業金融服務;應密切注意國際動向,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駱鐵軍表示,我國鋼鐵行業要繼續責無旁貸做好實現“雙碳”目標的先行者。行業將持續推進綠色低碳和超低排放改造,并在碳排放管理、能源結構調整、氫冶金應用等方面積極行動、率先破局,推動中國鋼鐵綠色低碳轉型。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碳排放交易管理處副處長劉峰建議,中國鋼鐵行業應運用市場機制促進低成本綠色轉型。應對行業碳排放現狀、減排潛力、企業數據基礎等方面情況進行深入評估,摸清、摸準不同類型鋼鐵企業在各個重點工序環節的排放情況。并且,加快完善碳排放數據核算、報告、核查技術規范和配額分配方案。鋼鐵企業自身也應不斷加強碳排放數據管理能力和參與市場交易的能力,要高度重視自身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強化控排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充實碳排放管理人員隊伍,切實加強內部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體系建設。
(本文刊登于2023年3月29日《中國礦業報》第1版)
Copyright (C) 2015 版權所有:山東聯創礦業設計有限公司  ICP備案:魯ICP備14017012號 關于我們 | 辦事指南 | 服務中心 | 聯系方式
亚洲色制服中文字幕_亚洲无码电影免费看_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网站_最新看片国产精品